香港海豚保育學會聲明(2021年2月19日)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促香港海洋公園公佈圈養海豚去向及研究海濱庇護所的可行性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聲明】香港海洋公園(下稱公園)管理層上月公佈公園將改變營運模式,公園主席劉鳴煒曾向傳媒提及有意把園內圈養海豚捐給其他機構[1]。香港海豚保育學會認為若公園貫徹其作為負責任的保育組織的聲譽,理應積極回應社會及國際動保組織對提升公園圈養動物福祉的訴求,仿效其他地區,例如美國[2]、澳洲[3]、印尼[4]、南韓[5]等,研究移送海豚到「海濱庇護所」的可行性,以提升園內動物的福祉、及為未來可能出現的營運危機作準備。本會促請海洋公園回應以下幾點建議:
- 撤回轉移園內圈養海豚至內地或其他地區的水族館的打算,否則圈養海豚會繼續被公開展示、或被逼表演和人工繁殖,此舉有損海豚福祉以及違背公園結束動物表演的決心;
- 公園需以海豚的福祉作優先考量,安排讓園內圈養海豚退休,儘快由獨立專家展開研究設立及移送海豚到「海濱庇護所」的可行性研究;
- 向公眾詳盡交代轉型計劃中園內圈養海豚的安排;
- 公園應將長遠的教育或娛樂項目投資在創新科技如虛擬實境、及電腦合成影像展覽等,以取代利用活生生的圈養海豚作過時展覽;
- 立即終止鯨豚繁殖及遊客與海豚互動的項目,並遵守公園對結束海豚表演的承諾。
本會重申,圈養海豚不適宜直接野放,惟入住非娛樂用途的「海濱庇護所」能大幅提升這些海豚的長遠福祉。近年不少水族館積極於鯨豚原棲息地選址建立海濱庇護所[6],或安排圈養鯨豚生活在保育團隊建立的庇護所中[7]。
此外,國際動保組織亦十分關注香港海洋公園對圈養鯨豚的安排,由動物福利和動物保護組織組成的亞洲動物聯盟 (Asia for Animals Coalition)[8] 以及中國鯨類保護聯盟 (China Cetacean Alliance) [9] 於2020年6月18日曾去信公園管理層,就公園結業危機呼籲公園考慮為目前正在照料的鯨豚動物提供其他選項[10]。聯署信內國際動保組織指「轉移鯨豚動物到海濱庇護所的好處不應該被低估」,不單會令動物在更自然的環境中福利得到大幅提升,亦將會令公園成為其他以動物福祉為重心的海洋主題樂園的重要模範。國際動保組織亦建議公園趁獲得政府應急撥款的期間,好好為未來可能再度面臨同類的危機作準備。
本會現代表該聯署信的聯署國際組織及其代表的數以百萬計的成員,再次要求香港海洋公園採納建議,研究設立鯨豚海濱庇護所的可行性、終止鯨豚繁殖、並遵守公園對結束動物表演的承諾。
[1] 明報,2021年1月19日,表演永久取消 海豚「不放生」去向待研。 https://m.mingpao.com/pns/要聞/article/20210119/s00001/1610994199367/表演永久取消-海豚「不放生」去向待研
[2] 2016年,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的國家水族館宣佈劃關閉圈養海豚的場所,並於2020年尾前選址建立海濱庇護所。 https://www.baltimoresun.com/opinion/op-ed/bs-ed-aquarium-dolphins-20160613-story.html
[3] 2018年,澳洲新南威爾士州的水族館Dolphin Marine Magic與動物保護組織合作,展開為館內5條圈養瓶鼻海豚建立海濱庇護所的可行性研究。 https://www.abc.net.au/news/2018-08-09/study-looks-at-creating-santuary-for-nsw-captive-dolphins/10093592
[4] 2019年,動物保護組織發現圈養海豚於印尼水質惡劣的酒店水池而健康受損後,研究並展開行動轉移4條瓶鼻海豚到新建成、水深達15米的峇里海豚庇護所(Umah Lumba Rehabilitation, Release and Retirement Center),位於峇里天然海灣的設施是專為各地水族館圈養海豚作退休生活和療傷,由專人照料並由獸醫評估牠們是否適合野放。庇護所中有2條適合野放到原棲地的海豚,將會被送往印尼另一個海灣設施(Camp Lumba Lumba Rehabilitation and Release Center)進行野放前的獨立野外求生技能適應訓練。 https://www.dolphinproject.com/campaigns/indonesia-campaign/bali-sanctuary/
[5] 2013年及2015年,南韓一間水族館按照法庭判決成功在濟洲野放共5條圈養瓶鼻海豚,其中一條海豚於2016年更在野外誕下了下一代。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animals/article/160426-dolphins-oceans-science-animals-captivity
[6] 2019年,上海長風海洋世界已轉移園內兩條白鯨回到冰島並居住在白鯨庇護所(The SEA LIFE TRUST Beluga Whale Sanctuary),牠們在3公頃大(相等於17個網球場大小)及深達10米的天然海灣中生活,於專家和獸醫的悉心照料下重新適應大海環境。
[7] 為小型海豚而設的希臘海豚庇護所(Aegean Marine Life Sanctuary)位於愛琴海東部利普西島的長峽灣,預計於2021年底投入營運和接受適合入住作退休的水族館圈養瓶鼻海豚,作為未來海豚海濱庇護所的模範,這個希臘的庇護所長遠可擴充以容納更多海豚。
[8] 亞洲動物聯盟成員包括:Anima-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Animals (Macau), Animal Concerns Research & Education Society, Animal Guardians, Animal People Forum, Animals Asia Foundation, Big Cat Rescue, Blue Cross of India, Change for Animals Foundation, Federation of Indian Animal Protection Organisations, FOUR PAWS, 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 RSPCA UK, Sarawak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 (HK), The Philippines Animal Welfare Society, VShine Animal Protection Association, World Animal Protection
[9] 中國鯨類保護聯盟成員包括:美國動物福利學會、生而自由基金會、瀕危物種基金、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香港海豚保育學會、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生命調查機構、海洋聯繫、國際鯨豚保育協會。
[10] 中國鯨類保護聯盟,2020年6月18日,China Cetacean Alliance asks Hong Kong Ocean Park to consider a better future for the cetaceans in their care。 https://chinacetaceanalliance.org/2020/06/18/china-cetacean-alliance-asks-hong-kong-ocean-park-to-consider-a-better-future-for-the-cetaceans-in-their-care/
連系我們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