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償措施不足

threat 8

三跑環評報告所提出的緩解或補償措施,明顯不足以解決以上提及的種種嚴重威脅。

 


新海岸公園的選址經過七年第三條跑道工程,已被嚴重破壞,絕不能補償對白海豚的影響

  • 機管局聲稱會在2023年工程結束後設立一個新的海岸公園,選址包括現有的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
  • 預計在2016年成立的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和機場附近合共2400公頃的水域,但選址明顯未能對應海豚的需要。
  • 新海岸公園的選址在過去已被海天碼頭的高速船影響,現時更有口岸人工島和屯門赤鱲角連接路的工程進行,海豚的生境已被嚴重破壞。
  • 經過七年第三條跑道工程,相信新海岸公園的範圍已經面目全非,
  • 絕不能對應環評報告中補償白海豚生境和解決對白海豚移動走廊影響的作用,而環評報告中根本沒有交代如何解決這問題。

為何不考慮在大嶼山西南至大澳一帶成立海岸公園以補償海豚棲息地減少?

  • 在環評報告裡只提議在工程後(即2023年)於機場附近設立一個新海岸公園連接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和將在2016設立的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該海岸公園的選址絕不理想,作用成疑。
  • 但除此以外,機管局完全沒有提出其它補償海豚棲息地損失的方案。
  • 其實根據以往海豚調查結果,在大嶼山西南至大澳一帶成立海岸公園是一個補償海豚棲息地的可行方案,對白海豚是百利而無一害。
  • 如果機管局不能在現階段設立自己提出的海岸公園方案,為何不考慮上述遠離工程範圍的補償方案?

只採用一般工程的保護措施明顯未能有效保護受第三跑影響的白海豚

  • 環評報告提出新海岸公園的成立時間是2023年,為第三條跑道完成的年份。
  • 但在工程的七年間海豚的移動走廊將會被填海工程和附近出沒的船隻嚴重影響,而那片水域的環境亦會被嚴重破壞。
  • 環評報告中並沒有解釋白海豚怎樣於這段時間在不停的環境破壞下存活和在工程後返回原有的棲息地。
  • 而在這重要的棲息處地,機管局只採用一般工程保護白海豚的措施,加上如此大型的填海工程(香港史上第二大填海工程),普通的保護措施明顯未能有效保護白海豚。

如何實行晚間海豚管制區?

  • 由於機管局承認第三條跑道範圍是海豚晚間出沒的熱點,
  • 所以環評報告有提出在工程期間,晚上亦應設有海豚管制區,但卻未有計劃如何實行,預計在施工前才決定如何實施。
  • 此措施應該在繳交環評報告前便要制定並研究其可行性,而非等待到環評報告通過後才準備,可見機管局對此極不負責任。
close